名字由来

  绥化,清同治元年(1862年)开发设镇,名为北团林子,隶属呼兰厅。清光绪十一年十月十四日(1885年11月20日)设理事通判厅,即绥化直隶厅,厅治在北团林子。当时,北团林子南北一带有3个圆形林子,以泥河为界,位于泥河南岸的称南团林子,北岸的称腰团林子,最北的称北团林子,绥化建置时将北团林子改名为绥化。绥化:书语史载,“绥”为安好、安抚之意,《诗·小雅·鸳鸯》:“福禄绥之。”《周颂·桓》有“绥万邦”记载。多为祝颂安好用语。“化”则“变也”,造化、教化之意。绥化,有安抚教化、造化发展、吉祥安顺的意思,可谓寓意之深。

气候特征

  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部,小兴安岭余脉丘陵地与松北嫩平原衔接处;属大陆季风气候,季风气候特征明显,四季分明。春季干旱;夏季短热﹔秋季早霜;冬季寒冷。在气候变暖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大趋势下,气候条件中温度和降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,本文采用绥化市50年气候资料,分析其温度、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,为绥化市农业生产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。